上海2025年11月28日 美通社 -- 初冬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伴随着伺服压机的 “一起一落” ,汽车制动电磁阀组件被精准压装到位。操作台前,林工盯着屏幕上实时变化的压力曲线,感慨道:“这段工位,节拍比去年快了大约15%,精度不仅没降,反而更稳了。”
近日,砺星伺服压机成功应用于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线控制动控制产线,为其电磁阀等核心部件的装配提供了高精度、高节拍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汽车工业全面迈向智能化与新能源化的关键阶段,砺星产品助力制动系统的可靠性与装配精度,成为保障汽车安全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
智控降速,守护汽车安全的“最后一毫米”
制动电磁阀的压装精度,直接关系到汽车在复杂路况下的制动响应与安全性。据林工描述:“在制动电磁阀产品的压装过程中,对压力精度和生产节拍有极高的要求。传统的压装设备在高速运行时往往难以兼顾精度与效率,容易出现压力波动、过冲力过大或节拍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产品一致性和产线整体效能。”“砺星伺服压机搭载的自适应降速算法,能够在压装过程中实时监测压力变化并智能调节速度,在接近目标位置时自动减速,精准控制过冲力。”林工补充道。
这一技术突破使整线在保持±1%满量程压力精度的同时,将压装周期缩短超15%,为制动系统的装配一致性与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密封圈压装、阀芯压入、电机端盖铆压等关键工位中,该算法有效避免了惯性过冲带来的力学偏差,让每一次制动,都更快、更稳、更安全。
算法驱动,打造精准可追溯的智能装配链
砺星伺服压机的位置补偿算法可基于多次压装数据拟合出最优补偿值,自动修正工装磨损或长期使用引起的偏差。同时,其位移差值计算功能可在压装结束瞬间,将实际压入深度与标准值偏差实时上传至PLC系统,实现在线检测与质量追溯。
这一智能闭环控制模式,不仅帮助客户实现“0人工干预”的动态精度修正,更为全面质量管理(TQM)和智能工厂建设奠定了数据化基础。
在过去,部分高精度装配环节依赖进口伺服压装设备,成本高、周期长、维护响应慢。如今,砺星通过自主算法与控制系统研发,成功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替代,不仅缩短了交付周期,更降低了成本,强化了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这也与《“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有力的装备支撑。
面对国家大力推动的“智能制造”“强链补链”“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率提升”等战略目标,砺星伺服压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高精度压装与智能算法双管齐下,砺星为汽车制造厂商提供了更安全、更稳定、更可追溯的制动系统装配解决方案,以先进装备制造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竞争力提升。


